持续面临基孔肯雅热输入风险!赣州疾控紧急提醒 发布时间:2025-07-22 10:23:00    0人浏览

警惕基孔肯雅热

广东顺德最新通报

确诊超2000例

7月21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7月20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此前

赣州疾控发布提醒

近期有佛山顺德旅居史的人员

请注意

↓↓

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2025年7月8日,该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顺德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该病主要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可通过清理孳生地、杀灭蚊虫等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目前正处暑期外出旅游旺季,为防范疫情输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请近12天有佛山顺德旅居史的广大市民,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当前天气高温多雨,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7月21日

赣州疾控再发提醒

我市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预防病毒

防蚊灭蚊是关键

无积水就无蚊虫

建议每周彻底清理

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可能感染发病,它不会在人和人之间直接传染,只能借助蚊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1.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

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加上当前广东佛山出现暴发疫情,我市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2.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发热、关节痛、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3.怀疑自己得了基孔肯雅热该怎么办?

近期有过风险地区旅居史,尤其刚从东南亚或国内流行地区回来的居民,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旅居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4.居家如何灭蚊?

★环境清理:截断蚊子“生命链”

无积水就无蚊虫!建议每周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

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化学防蚊:科学使用驱蚊产品

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选择合适的驱蚊剂:可选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精油类(如柠檬桉)等成分的产品,按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儿童使用时应选低浓度产品,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投放灭蚊幼缓释剂:家庭室内外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例如吡丙醚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等。

潜伏期短、传播快

基孔肯雅热该怎么防住?

来源:赣南红新闻综合赣州疾控、顺德发布、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