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由纪夫的友爱之心与孤勇之志 发布时间:2025-09-01 03:02:00    0人浏览

正当日本政府劝说各国政要不要出席中国即将到来的胜利日阅兵,该国的一位前首相却毅然接受了中方的邀请。九月三日,他将以个人的身份,出现在举世瞩目的仪式上。若果真成行,相比那些不愿直面历史的人,他就是响当当的一个孤勇者。

这个人叫做鸠山由纪夫,是对日本侵略历史持正确史观的政治家。可以想见,此番他做出来华观礼的决定,会面临多大的压力。有人骂他“卖国”,说要没收和吊销他的护照,还有人让他留在中国别再回来。

这种情况似曾相识。十年前,也是初秋时节,他作为前首相访问韩国,在当地的抗战烈士纪念碑前下跪,这一跪,引发了舆论的哗然,那些人也说过要剥夺他的国籍。

但是,鸠山由纪夫对历史的认知是清晰的,他以史为鉴的意志也是坚定的。2013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他就曾敬献过花圈,并且真挚地道歉,那个时候,日本国内的那些人也骂他是“卖国贼”。但是,他从来不为之所动,在他的政治哲学乃至人生哲学当中,“友爱”这两个字是不变的基石。

担任首相期间,他就曾把“友爱”的理念融入政府的内政外交。所谓的友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这种理念就表现为,以共同的善心铭记历史,以共同的善意开创未来。曾有人嘲笑友爱外交过于软弱,鸠山却说,他提倡的“友爱”并非世俗普通之爱,而是“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

鸠山对“友爱”的信奉并非心血来潮,他的灵感来自祖父鸠山一郎翻译过的一本叫做《论友爱》的著作。而鸠山家族对华的友好态度也有着悠久的传统。1886年,北洋水师舰队访问长崎发生冲突,主张公正处理事件并推动向中方赔偿的正是鸠山由纪夫的曾祖父鸠山和夫。鸠山和夫后来担任大学校长,还专门设立部门接收中国留学生。

家风代代相传,鸠山由纪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成为1978年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人之一。到了鸠山由纪夫这一代,更是把对华友好上升到对华友爱。尤其是在卸任之后,没有了公职的牵绊,他更加义无反顾地涉足深刻和敏感的领域,频繁地表达反省,积极地推动和解。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鸠山由纪夫用他的忍耐和赤诚,诠释着一个政治家的良知和勇气。他的友爱之心和孤勇之志或许改变不了那个国家的主流政治叙事,但这种理想主义的努力,还是为东亚的和解,提供了一种可能。

再过两天,他将站立在守望和平的高处!那也是历史正确的高处!我们期待他的到来,欢迎他的到来,也感谢他的到来!

原标题:《鸠山由纪夫的友爱之心与孤勇之志》

栏目主编:刘畅

来源:作者:文汇报 顾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