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基层治理要以“广大”之志尽“精微”之责 发布时间:2025-08-14 19:34:00    0人浏览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基层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致广大”是前提,“尽精微”是基础,基层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民生大事”,既要以宏观政策为指引,细化方案,做好顶层设计,也要立足实际,对标人民需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胸怀“国之大者”,以“广大”之志谋全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治理是感知社会脉动的“神经末梢”,基层干部身处基层一线,是抓好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和落实的关键力量,要始终站在党和国家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推动实践,以“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智慧统揽全局,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曾三次考察超大城市武汉的社区,并提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时代考题,武汉市不断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载体机制,构建“党建引领”1条主线贯穿;“自治、法治、德治”3条治理路径融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群众1个体系;健全“群众需求全收集、工作力量全进入、分级分类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四全工作机制,不断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坚实基础。

于细微处落子,尽“精微”之职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需要以“绣花功夫”抓好落实。基层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放下架子到田间地头走一走,扑下身子到车间企业转一转,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从就业、入学、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老百姓关切的事情上持续发力,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武汉市江汉区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最新部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满意为目标,创新推行“社工+志愿者”搭班服务模式,整合逾2万名“江汉管家”力量;盘活街道闲置资源,建成42个养老服务驿站,设置268张床位;依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构建覆盖109个社区的“哨兵”网络,创新推行信访工作“研、交、办、督、结”五字闭环法,在志愿服务、养老服务、矛盾化解等领域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致广大而尽精微”,基层治理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不可能一蹴而就,若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搞运动式治理,往往会导致形式主义反弹。浙江“枫桥经验”历经60年创新发展,正是以恒心铸就的治理品牌,证明只有持续深耕细作,才能培育出扎实的治理生态。久久为功,重在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体系,同时,要加强基层队伍专业化建设,着力培养懂政策、通民情的“全科型”治理人才,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久久为功,核心在于保持战略定力,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既看显绩,更重潜绩,鼓励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一任接着一任干,方能推动基层治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强则全局强,基层稳则全局稳。当千万个网格中的“微光”汇聚成治理“星河”,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便在这“广大”与“精微”中照进现实。这“微光”,是基层工作者日夜的坚守,是邻里间互助的温暖,是无数平凡力量凝聚的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应重视基层治理,持续激发基层活力,让这璀璨“星河”愈发耀眼。如此,我们定能以坚实基层为笔,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多彩、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 李昂(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