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遵义,让我们一起沐浴醉美文化 发布时间:2025-05-11 11:56:00    0人浏览

遵义,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其人类史可追溯至20万年前,那时的先民们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广袤的山川间留下了生存与探索的足迹。2000年的记载史,更是让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史书中的一笔一画,都记录着它的历史。而1300年的建城史,则见证了遵义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

在遵义的文化版图上,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雄踞于群山之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军事城堡,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西南土司文化的兴衰变迁。土司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边疆地区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在海龙屯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城堡内的建筑、军事设施以及各种生活遗迹,都展示了当时土司家族的权利、财富和文化。海龙屯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堡垒,更是土司文化的独特见证,它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领略到那个时代西南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貌。

“求是求诚、锄经兴邦”的沙滩文化,更是遵义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沙滩,这个看似平凡的小村落,却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文化名人,他们以深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文学、史学、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沙滩文化所倡导的求真务实、勤奋好学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遵义儿女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遵义,还是一座充满红色的城市。90年前,红军长征的烽火燃遍了这片土地。在遵义,红军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寻访伟大转折地》等书籍,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读懂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苦难中崛起、在挫折中奋进的辉煌历程。

除了红军长征,浙江大学的“文军长征”也为遵义的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存民族的精英和文化的火种,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辗转西迁,历经艰辛,最终抵达遵义。在遵义的七年多时间里,浙大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教学与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军长征弦歌不辍”,我们可以在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中,解读浙大师生们求是创新的密码,感受他们在特殊时期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担当。

如今的遵义,作为一座圣地名城,播雅流风,书香四溢。为了推广阅读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遵义文化的魅力,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精心组织了400多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涵盖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400多场阅读活动,如同一场场春雨,滋润着遵义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让书香弥漫在名城的每一个角落。

悦读遵义,就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文化相拥的奇妙旅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浩宇

编辑 李政林

二审 李洋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