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丨抗战摄影师徐肖冰:“有的照片是用生命换来的” 发布时间:2025-07-16 11:10:00    0人浏览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活跃在抗战一线,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将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作为载体,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救亡图存而呼唤和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英勇奋斗、冲锋陷阵。当快门声与枪炮声交响,他们定格下一个个浴火而生的影像瞬间,凝固了一段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

从6月26日开始,“我在现场·光影流年”栏目播发“抗战摄影师”系列报道,展示这些英雄的摄影师和他们拍摄的抗战经典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要想拍下这些真正表现战斗的镜头,就要深入前线。”

徐肖冰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摄影工作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战争的烽火中投身革命,穿梭于枪林弹雨间,用镜头定格下一幕幕经典瞬间,留存下大量珍贵的战地图片与影视资料。

太行山上的八路军司号员。

放学回来,念给妈妈听。

太行解放区的儿童团。

太行解放区的妇女自卫队。

徐肖冰于1916年出生在浙江桐乡,16岁时来到上海的一家影片公司做学徒,也因此与影像结缘。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徐肖冰满怀激情奔赴前线拍摄影片。一路上碰到的却是国民党部队溃不成军、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这样的经历让他做出了一个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我要参加八路军!”

参加八路军后的徐肖冰在晋西北、晋察冀、冀中等抗日根据地参加建设和抗日斗争。他在一些激烈战斗中,披肝沥胆、出生入死,进行战地摄影采访活动,创作了一批激荡人心、鼓舞斗志的摄影作品。

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哨兵。

八路军骑兵队。

八路军渡过漳河,追歼残敌。

在百团大战期间,徐肖冰与战士们吃住、行军、战斗在一起,多次深入火线,记录下许多重要的战斗画面。战斗激烈时,他跟随战士冲锋,忍不住跳出战壕去拍摄,战士一个手榴弹甩过去,他就想冲到前面去拍下敌人被炸的真实场景。用他的话来说:“有的照片是用生命换来的。”

参加百团大战的晋冀鲁豫地区民兵。

在延安工作和生活期间,徐肖冰还拍摄了大量反映军民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都已成为珍贵的史料。

2008年4月3日,徐肖冰老人向记者介绍他1943年在延安拍摄的延安大学女子排球队比赛时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徐肖冰回忆说:“由于中央领导重视体育,群众热爱体育,延安还举行过大型运动会,平时生产劳动训练,闲时就进行比赛。比赛的项目也多,比如有马术比赛,就是让马卧倒,进行隐蔽;有赛跑,场地就设在延安飞机场,只有那里的场地才够用;游泳比赛就在延河,搭几块木板,拉上绳子就成了赛道。群众的热情也高,每次比赛围观的人都很多,山坡上都坐满了人。”

延安古城上的八路军哨兵。

徐肖冰的摄影作品在思想内容上突出的特征便是其强烈的真实性与战斗性,画面信息丰富,情感深沉而激昂,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还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美感。如今,这些浴火而生的影像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抗战摄影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策划:费茂华

编辑:徐嘉懿

参考书目

《中国摄影大师》

《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

《在摄影机后面观察历史的人:徐肖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