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劳动者讨欠薪,吴江的这个中心帮了大忙 发布时间:2025-05-08 18:06:00    0人浏览

2023年12月,苏州市吴江区法院联合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建立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联合调处中心成立以来,四部门坚持将“非诉”纠纷化解机制挺在前面,有效促推了一批劳动纠纷化解在前端。

“姑娘,我想再确认一下,你们这边真的能帮我解决工资问题吗?”今年春节前的一天,在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一位花甲老人走到服务台前询问,神情满是担忧。

“徐大爷,您放心,我们联调中心已经收到你们的诉求了,先回去等消息吧,过两天就会有结果的。”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那就好,快过年了,我想早点把事情解决了。”徐大爷说。

事情还要从4年前说起,徐大爷已经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但他身体硬朗,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打算发挥余热,找份工作补贴家用。2021年,徐大爷在某纸业公司谋得一份装卸工的工作。

然而,2024年末,这家纸业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停业,包括徐大爷在内的好多工人都没有拿到应得的工资,只拿到了公司出具的欠条。

“徐师傅,前阵子我去仲裁委申请仲裁了,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今天我在仲裁委已经跟老板谈好了,老板同意支付剩余的工资,还会给我一些经济补偿。”一天,徐大爷在公园健身时遇上了当时在纸业公司的工友小吴。“还有这种事?那我也要去仲裁委申请仲裁。”徐大爷立刻说。

“那天隔壁车间的张师傅也跟我一起去了,但是张师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工作人员说他这个情况仲裁委是不受理的,要到法院去起诉。”小吴提醒道。闻言,徐大爷表示还是要去仲裁委问问。

纸业公司工人大批申请仲裁的情况引起了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注意,仲裁委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将此情况反映到了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联调中心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区人社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共同商讨化解纠纷相关事宜。

经过协商,大家一致认为,这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很多都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但是起诉到法院索要欠薪的周期会比较长,不利于快速卸下老年人心中的大石,这批案件若能在联调中心化解,效果肯定更佳。

于是,一场分工明确、流程清晰的群体性劳动争议前端化解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调解中,人社局负责指导纸业公司与职工开展对话沟通,总工会负责召集调解员加入调解,司法局委派专业律师参与调解并提供法律援助,法院负责推进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

“您好!是纸业公司负责人吗?我是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的调解员,我们了解到贵公司有一批超龄劳动者因公司停业而主张相关权利,您这边有什么想法?”调解员找到纸业公司沟通情况。

“徐大爷,您好,我是负责您和某纸业公司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员,关于双方之间的争议,您看这个方案如何?”“张大爷,关于您之前说的方案,公司这边还想要跟您谈一谈……”调解员又陆续与每一位超龄劳动者联系,协调调解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不懈努力下,包括徐大爷在内的9名超龄劳动者最终与该纸业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纸业公司按照欠条载明的欠薪支付,吴江区法院依申请裁定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最终,在联调中心的群策群力下,这批纠纷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讯员 吕晨凯 吴玉娇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