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雅韵京城回响 学术之光点亮传承 发布时间:2025-07-15 10:44:00    0人浏览

鲁网7月15日讯 近日,由潍坊市博物馆策划的精品展览《礼敬簠斋——一代金石宗师陈介祺特展》在北京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展出。作为建馆60余年首次大规模赴京的金石文化盛宴,展览汇集青铜器、玺印封泥、拓本手札等5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毛公鼎全形拓本、《十钟山房印举》等半数展品首次公开亮相,全方位展现了晚清金石宗师陈介祺“鉴古传古”的学术成就。

7月13日,由潍坊市博物馆联袂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主办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金石文化盛宴。第一讲由首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龙霄飞教授讲述《从潍坊陈氏收藏领略金石学风采》;第二讲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教授以《金石学与陈介祺》为题,在讲座中为现场听众铺开了一幅金石学的瑰丽长卷,带领现场听众踏入金石学的奇妙世界,探寻金石学的深厚底蕴,讲座结束后还举行了意义非凡的《陈介祺研究》赠书仪式。

讲座伊始,孙敬明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热情洋溢,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将金石学起源发展的历史阐释明了。在长达两小时的讲座中,孙敬明教授全方位勾勒出金石学发展的脉络。聚焦于金石学肇源先秦、发展汉晋、鼎盛北宋,迄于清代及至顶峰,并藉转型而架起通向新兴考古学的桥梁。一代宗师陈介祺绍承金石风气,开拓收藏研究新领域,藏古、释古、传古学术思想方法迥迈前哲时贤,高纛金石于山左潍上;核心围绕陈介祺展开剖析,细致讲述其庞大且丰富的收藏体系,涵盖钟鼎、兵器、镜币、碑版、陶玺等诸多品类,同时着重介绍陈介祺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博物馆学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听众们全神贯注,沉浸在孙敬明教授所描绘的金石世界中,无论是资深的金石研究专家,还是初次接触金石学的爱好者,都被金石学的魅力深深吸引。互动环节中,大家踊跃提问,围绕金石学的研究方法、陈介祺学术思想的传承等问题与孙敬明教授展开深入交流。

讲座结束后,举行了隆重的《陈介祺研究》赠书仪式。

《陈介祺研究》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证书编号:13BF052),此项目由孙敬明主持历时九年完成,获国家出版基金,2021年齐鲁书社出版,入选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

全书分为上《统考会纂》、中《典型绎论》、下《遗珠摭拾》三编,冠《弁言》、附《跋尾》,共计180万字。该书以全新体例对陈介祺的世家繁衍、姻娅友朋、学术传承、文物收藏、类项典型、鉴定辨伪、传古理念、著作刊布、诗词文学、书法艺术、学术贡献与后世影响,以及其在中国经学与金石学到考古学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中国博物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在传统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此成果在填补陈介祺研究空白的同时,“既是对中国金石学尤其是清代金石学发展史研究的一次大推动,也为中国金石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潍坊市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郑晓光研究员与潍坊市博物馆名誉馆长特聘研究员孙敬明共同向北京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和听众赠书。这本凝聚着众多学者心血的著作,是对陈介祺学术成就和金石学研究的系统总结。赠书仪式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金石文化传承的一份期许,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陈介祺,走进金石学的世界,吸引更多人关注和热爱金石学,让金石文化的火种在新时代继续传递,照亮我们探索历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通讯员 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