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希林
“请问这里是免费休息点吗?”“请问这里能免费充电吗?”……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湖滨步行街北入口,外表是大红色的“公益魔方”岗亭,陆陆续续迎来了向志愿者求助的游客。更多游客,是直接来岗亭前倒杯红茶解解渴的。不过,岗亭值班的资深志愿者李梦蕊,总是会走出,带着微笑问他们:需要喝白开水吗?要歇歇脚吗?……
今天“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了迎接来杭打卡的游客,杭小二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早上8点半就在“公益魔方”值岗,一直到晚上8点半才结束一天的工作。今天(5月1日),潮新闻记者也临时“上岗”成为志愿者,守护一天游客的假期。
上岗第一件事是做黑板报
免费充电服务最受欢迎
上午8点50分,记者来到“公益魔方”岗亭。外表白红相间的它,位于长生路和东坡路交界点,比起公益亭,更像是一个“守护点”或“信息交流站”。穿上红马甲后,记者从“领队”李老师那里领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画一个“五一”版的公益亭黑板报。它是服务站与游客交流的窗口:天热走不动想休息下了;想去西湖找不到方向了;手机没电要充电了或者感觉自己中暑了……都可以来服务站找帮助。
”我在浙工大读大二,是在学校志愿服务填报窗口抢到的这次服务机会。“和记者一起画黑板报的,还有05后大学生周广威。他家住金华浦江,假期第一天一大早,从浙工大朝晖校区赶到了公益岗亭。“和我一起服务的还有20多个同学,他们有的选择去龙翔桥地铁站C口维持秩序,有的在清波街道,为吴山广场周边的游客提供服务。”小骆说。
记者和周同学一起出黑板报
在清波街道值班的志愿者,为游客服务
但真服务下来,“魔方”里的志愿者,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观察驿站周边有没有要服务的客群,还要随时为其他志愿者小伙伴们准备供给。记者跟随的领队李老师,今年60多岁,但手上的活儿几乎没停下来:准备自助红茶摊、保证岗亭里外整洁、随时向有疑问的游客提供帮助……实在累了,李老师就坐在岗亭正中央的一个高凳上歇歇脚。“这里能看到岗亭三个方向的情况。”有需要帮忙的,她会率先冲出去,两三句话知道游客需要什么。
岗亭内哪个时间段最忙?“这个季节肯定是晚上。”吃饭时,李老师告诉记者, 5月1日上午岗亭就服务了十来个人,“人超级少,可能是大部队还没出来”;最繁忙的时候往往是节假日晚上。“很多游客走到这个点走不动了,一抬头看到公益岗亭,就想走进来坐坐。”李老师还想着,能否将公益魔方的空间再精简化一点,放一排椅子,给更多有需要的游客。“对他们来说是最方便的。”
记者和李老师(右)合影
说话间,“魔方”里接连迎来两名想给手机充电的游客。李老师麻利地帮他们插好充电头后告诉记者,“这还不算多的。有次4个人同时来魔方里充电,我把热水壶、微波炉的电插头全部拔掉给他们用。”现在,“魔方”大门处也配备了可租充电宝,方便更多游客救急。
游客爱上了免费红茶
它背后还有个共助故事
中午12点半,00后大学生江琪走进了“魔方”里。她中午有点累,但又不想去餐厅,看到魔方后选择来这里休息。等志愿者为她端来一杯红茶, 她喝着眼前一亮。“这茶挺好喝的,你们在哪买的?想买个同款。”
湖滨杭小二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孙伟权,此时正好在公益魔方里。他立刻“安利”起红茶背后的故事。“它有个好听的名字‘黎侗红’,这是我们牵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镇岑卜村,为乡村带去多种支持后生产出的红茶产品。”小江立刻在电商平台搜起了同款。“好像还没上线,期待这个产品未来我能网购到。”
孙老师告诉记者,和小江一样爱上红茶的,还有一位70多岁香港游客。“他是春节假期来公益魔方的,也是喝了红茶觉得滋味好,就想直接买5斤。”因为老人家转寄地址麻烦,最后还是没买成。“他当天待到晚上7点多种才走,走前还挺遗憾。”
在公益魔方的柜子里, 还存放着几十件志愿者队服和帽子。医生、老师、退休人员……每逢节假日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将变身“红马甲”,来“魔方”轮番值班,为来杭游客服务。
志愿者为游客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下午4点半就回家了,但领队要服务到下午8点半。”李老师告诉记者,未来,“公益魔方”还将变身“移动图书馆”。市民可以来这里借书、还书。“临时来休息的游客, 也可以看本书放松一下。”
一起向志愿者致敬!
“转载请注明出处”
湖北省博物馆紧急提醒,开放夜场!省内游客,请把参观机会留给远方朋友
2025-05-01 18:43:00“五一”假期西安96项文旅活动邀您来:五大核心板块 全方位满足出游需求
2025-05-01 1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