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张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以排山倒海之势,突袭了四川汶川。刹那间,山川崩裂,烟尘蔽日,原本温馨的家园在数秒内化为残垣断壁,哭喊声、呼救声混杂着建筑倒塌的轰鸣,笼罩着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陷入巨大悲痛,但废墟之上,无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瞬间,谱写着一曲曲震撼人心的生命赞歌,彰显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伟大力量。
地震突袭的刹那,教师们用身躯筑起生命的防线。映秀镇小学的张米亚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瞬间,跪仆于地,双臂紧紧搂住两名学生。救援人员发现时,他的身体早已僵硬,为救出孩子,只能含泪锯断他的手臂,他生前最爱的“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成了对学生最后的告白。德阳东汽中学的谭千秋,在楼体倾倒之际,张开双臂死死趴在课桌上,用身体护住身下的四名学生,自己却永远定格在守护的姿态。还有26岁的袁文婷,不顾余震,13次冲进摇摇欲坠的教室救人,最终将年轻的生命留在了救援路上,诠释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师者大爱。
亲情的力量在灾难中迸发得震撼人心。在一处废墟中,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母亲双膝跪地、身体前倾,用脊梁为襁褓中的婴儿撑起生命空间。当孩子被抱出时,怀中手机显示着未发送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短短话语,饱含着超越生死的母爱。北川3岁的宋欣宜,父母用血肉之躯为她搭建起狭小的生存空间,自己却不幸遇难,这份以命换命的亲情,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如今,17年过去了,曾经满目疮痍的汶川早已旧貌换新颜。新建的城镇和乡村错落有致,学校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街道上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和肢体的人们,也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下,勇敢地站了起来,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敬礼娃娃”郎铮,如今已考入北京大学,立志成为人民公仆,用知识回报社会;“可乐男孩”薛枭,失去右臂后成为可口可乐博物馆馆长,并化身志愿者,用笑容温暖更多人;失去双腿的张凤,创办心理援助中心,已帮助1700多名受灾群众走出阴霾。他们的成长与蜕变,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力量。
汶川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给我们带来了刻骨铭心的伤痛,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亲情的伟大以及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那些在灾难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3月辟谣榜
2025-04-14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