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极优:贴心服务带来满满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5-09-09 00:03:00    0人浏览

图片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记者:罗晓宇

今年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安徽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从群众和企业的视角与需求出发,围绕“极简登记、极优服务”,着力打响“皖美登”服务品牌,将不动产登记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一系列扎实举措,使得不动产权保护更严格,交易安全保障更坚实,有力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全省累计发放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229万余本,办理抵押登记75万余次,抵押金额超8800亿元。

“三零”发证,登记服务便捷高效

“不用来回跑,不用交材料,不动产权证这么快就办好了,实在太惊喜了!”前不久,芜湖天然气调峰电厂电气主管陶超颇为“惊喜”,他原以为工业类项目不动产登记会很麻烦,没想到发证这么迅速。

总投资约23.6亿元的芜湖天然气调峰电厂是省重点能源项目。陶超告诉记者,以往企业办证需多部门来回跑,“这次流程特别简单,取得交地确认书第二天,就接到芜湖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电话,告知证书已启动办理。当天完成缴税,第三天我们就收到邮寄上门的土地不动产权证,非常方便。”

这一效率得益于芜湖推行的工业项目不动产首次登记“零材料、零次跑、零等待”的“三零”发证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零材料、全程云办实现零次跑、及时审批实现零等待,不再要求企业提交地籍调查结果,平均每个项目减少办事周期7天,节省测绘成本约1.5万元。”芜湖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储明介绍,该中心“三零”发证平台已与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税务等部门实现信息互联共享,每日跟踪工业项目进展,一旦满足条件便主动联系企业,缴税后即刻办结所有流程,邮寄产权证。

芜湖还推出为企服务专员“一对一”全流程帮办,实行“服务前移、并联审核”模式,半日内完成受理、审核、登簿,最快半小时办结,实现“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工业项目已全部实现“三零”发证,发证面积超830万平方米。

芜湖“三零”发证改革是安徽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改革的生动缩影。越来越多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在安徽落地,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感受到便捷与实惠。

此外,安徽积极深化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改革,构建了以“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跨省通办”服务模式,所有市县均实现高频业务“全程网办”“跨省通办”,“跨省通办”合作服务范围已拓展到中部六省,以及皖苏鲁豫四省毗邻区10市等区域,异地群众不用多地跑就能办理登记业务。线下线上服务融合衔接,实现了从“多地、多门、多次”到“一窗、一网、一次”甚至“不见面”办证,服务群众企业“零距离”。

“无证明”办理,刷脸即办成常态

“身份证没带,能办不动产权证书吗?”“没问题,刷脸就能办!”近日,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市民王先生仅用半小时就办完全部业务,亲身体验了“无证明”办理的便利。

“现在只需刷个脸,后台自动调用材料,再也不用带厚厚的纸质证明,效率成倍提高。”马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邢正介绍,自2023年马鞍山启动“无证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该中心率先上线查询核验系统,对接公安身份核验平台,实现“刷脸取号、一键调证、无纸办理”。

围绕企业和群众反映的“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该中心以“无证明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服务规范化、便捷化和信息化。依托“市县一体”办事平台,现已实现全市范围内不动产登记业务“同城通办、就近可办”,企业和群众可在市内任一登记大厅申办不同坐落位置的不动产登记。

马鞍山的创新举措是我省构建高效便捷服务体系、将不动产登记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鲜明体现。

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实现登记、交易、缴税一次办结,并同步联动水电气过户;将抵押登记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及线上端口,支持融资、转贷、续贷“一站式”办理;实施“交房即交证”改革,通过提前介入地籍调查、打通业务环节,大幅压缩办理时间,20多万户群众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打造“15分钟登记服务圈”,延伸登记服务半径,在800多家银行网点设立集成服务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办、一次办”。目前,全省不动产一般登记办理周期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大部分业务做到即收即办、当日办结,办理时限压缩90%以上,不动产登记服务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靶向治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30多位住户在这住了好几年,终于拿到‘红本本’,衷心感谢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日前,家住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老城米厂小区的王阿姨拿到不动产权证书时高兴地说。

王阿姨告诉记者,老城米厂小区2016年6月建成,共30多套房屋,因建设手续不完善等多种原因一直未完成产权登记,成为居民的一桩烦心事。

为彻底解决该小区房屋产权无法登记办证问题,太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工作专班,深入小区倾听群众诉求,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不久前,经各方共同努力,成功化解了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等问题,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办好产权证并主动“送证上门”。

位于六安市霍邱县的安徽星鑫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厂区一直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没有“红本本”,企业名下数亿元资产只能“沉睡”。

霍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认真研究,多次赴厂区实地勘查,将该企业办证问题纳入访企入村专题行动集中解决事项,反复沟通企业负责人,开通“绿色通道”,成功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有了不动产权证书,企业就能打通融资渠道,扩大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安徽星鑫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西弱说。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业务链条长,过去一些项目在审批、建设、交易等前端环节不衔接、不规范,部分房屋登记要件缺失,无法登记办证。

近年来,安徽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锚定重点问题靶向施策,通过专项治理和日常化解相结合,持续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

2025年,为深入办实办好这项民生实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指导下,省自然资源厅牵头会同省住建、财政、税务、金融监管、高院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聚焦国有土地上已建成销售的住宅和已交付分配的安置房,在守住安全底线前提下,集中化解项目用地手续不完善、未通过竣工验收、被抵押查封等影响办证的历史遗留问题。市县政府明确分解任务到各有关单位,厘清职责要求和协作流程,建立健全问题反馈和快速响应机制,制定工作台账,精准梳理问题,做到满足条件的立即办理;问题复杂暂不能办理的,各地工作专班协调会商,分类施策,用足用活政策,“一事一议”推进问题逐一销号。问题化解后,不动产登记机构主动深入办证户数较多的小区,采取“上门办”“加班办”等方式加快办理登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登记服务,受到了群众充分肯定。

“在往年累计办证100多万套基础上,今年又解决7万多套房屋登记办证问题,给几十万户群众吃下‘定心丸’。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开展攻坚,加快工作进度,力争今年底基本把排查出的问题化解到位,实现群众申请即可办证,让‘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省自然资源厅登记局相关负责人说。

《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9月8日)

编辑 程 炜

责编 张明星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图片

点分享

图片图片